11 大处法治以服众 小处人治以服寡
我记得,有个单位领导在职工大会上说过:制度的制定我们难以做到绝对的公平,但是制度的执行我们能保证绝对的公平。这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相对的公平,尽了最大努力的公平,这种公平深得人心。
普通员工,中层,领导会选择谁
但是,总避不了有人会为了一己私利而试图去破坏制度,以争取到原本不属于自己的好处——比如单位员工年终考核的优秀指标。如果试图去破坏制度的人是普通员工,那好办,搬出制度,直接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如果这人是在普通员工与领导之间起联络作用的所谓的“中层”,是领导布置工作时可以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挂帅”之人、肱股之臣,那怎么办好呢?
看似的公平,容易让人停止思考
努力表现出现的公平,在多数人眼里成了真正的公平。分析没按考核分降序排列的数据表,是件需要花费时间与精力的烦心事,如果多数人对公布的按全体员工姓名排序的考核总分都不进行仔细的分析的话,可能会单纯地认为单位既然都公布了全体员工年度考核分,那么就理所当然地会按成绩排序以分配优秀指标。在得出真相之前,我也默认这个评先选优制度的执行是“公平”的,因为,我相信领导的英明决策,也相信同事们的安分守己。但是,在我分析完一个单位有19人的一个部门的员工考核分后,发现应得优秀指标的两个人跟晚些时候单位公布的两那个人不完全一样,按我的分析这两个优秀指标应给E,F,而单位公布的优秀名单里一个优秀指标给了E,另一个却给了G——难道是F有大肚量把自己的优秀指标让给了G?我心里这样想着,不过,很快,我就打消了“让”的这个念头,考核优秀与否关系着职称晋级的快慢,关系着是否可以早点涨工资……“考核的优秀指标”这种事情岂是说让就能让的呢?其中肯定可能有法制的被破坏,可能有人治的参与。
大处法治以服众,小处人治以服寡
人可以为所欲为,但是不能无法无天。大处法治,众处法治,小处人治,寡处人治,法治人治相互结合,让事情变得既有一丝公平味道的同时,也有了一丝人情味道。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制度的执行不能一刀切,得看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就是这里的人情了,而人情这玩意儿,又不是很显眼、易于测量与估价的,因此但凡遇到“人情”的问题的时候,也是人们最伤脑筋的时候。反之,遇到法治的时候,可能简单多了,依法办事,无需思考。当然,这样一来,时间一长,可能执法者会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质变成一个个半人半机器的人,或者直接变成一个个机器人。
任何一种单一的世界,都是我不愿意看到的。我始终相信,没有莫名其妙的利害关系,存在即合理,法制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是规范社会成员的大众普遍认可的有力武器,人治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些时候法治也不是万能的——法治解决不了的问题,有时候只能通过通过人治来弥补。
没有法治的参与,社会就是江湖;没有人治的参与,员工就是机器。大处法治以服众,小处人治以服寡,两者其实相互依存,不可偏废。
本文作者「王语双」,最后更新于 2023-01-25 11:48:29 并被添加「法治 人治」标签,归入「生活随笔」分类,全文共 1227 字,已有 514 位童鞋阅读过。
本站使用「署名 4.0 国际」创作共享协议,可自由转载、引用,但需署名作者且注明文章出处。
那个 不能绝对公平 ,其实就是一个突破口,过程是公平的,结果却不公平。结果是公平的,过程却不公平。 任何说法都是说法,不同意,也只能同意。